又快到六一儿童节了,如今的六一不单单是儿童的节日了,而是多项标准出台、实施、执行的纪念日,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环保、关注健康、关注安全了。详细>>
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9号)有关条目进行了调整,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简称“21号令”)。详细>>
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发改委令第21号),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三十六条规定:淘汰类“二、落后产品”“(九)轻工”第6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删除。这就意味着,因“白色污染”被禁止14年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从5月1日起挣脱“枷锁”.详细>>
华东、华南地区部分用废塑料生产发泡餐具企业名单详细>>
今年6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实施四周年的日子。但是,地沟油、瘦肉精、病死猪肉、毒生姜、假羊肉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违规使用废塑料、医疗垃圾、废纸、致癌荧光增白剂等生产的儿童玩具、快餐盒、纸杯、餐巾纸、发泡餐盒等食品包装问题依然频频发生。详细>>
很多人喜欢吃蛋糕,又有多少人真的清楚蛋糕的成分呢?对于配料表中的“氢化植物油”、营养成分表中的“反式脂肪酸”,又是否了解其代表的含义和危害?蛋糕店、烘培店使用的植物奶油又如何保证其反式脂肪酸含量?奶茶、饼干、奶油面包等预包装食品对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标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详细>>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于1986年在中国铁路开始使用,由于铁路沿线废弃的各种塑料垃圾给生态以及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铁道部于1991年即开始了铁路沿线“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的研究,并于1995年5月起,全面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铁路站车的使用,而用可降解以及易回收的材料代替。详细>>
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9号)有关条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简称“21号令”)。其中“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由淘汰类中删除。详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官方网站发布《食品用包装用纸适用标准有关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就现在食品用包装用纸适用标准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目前我国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原纸适用于《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1680-89)”.对于该说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提出以下疑问:详细>>
2010年,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发起的“全国首例食品包装安全消费维权案”,从2010年3月15日起诉至同年5月20日判决历时67天,最后以知名老字号老边饺子馆和东来顺饭庄败诉赔偿而结案。详细>>
近年来,食品包装事件或问题却频频发生,食品用纸包装用废纸生产、易拉罐壁薄爆炸、奶袋牙咬后印刷油墨成饮品“调料”等问题,均对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造成了威胁,食品包装不符合国家政策标准要求、或企业为牟利而违反标准的现象,都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严重者可能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详细>>
民以食为天,吃的安全、健康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饭后打包也是绿色生活的一部分,而打包就要用到一次性餐饮具,不论是汤碗、水杯、面碗还是餐盒,都属于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的范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