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是指超出适度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粽子、螃蟹、茶叶、月饼(特别是冰淇淋月饼)等这些都是曾经被媒体报道过涉嫌过度包装的食品,同时每年都有食品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与当下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腐倡廉的社会风气,显得大相径庭。详细>>
月饼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每到中秋节,它作为一种载体,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份情似乎变了味道。国际品牌哈根达斯、八喜、DQ、星巴克等纷纷在中秋之际推出了冰淇淋月饼。详细>>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又要到了,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象征着团圆和睦、美满幸福,但是,消费者购买的月饼安全吗?月饼所用的包装又是否能保证月饼的安全健康呢?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的通知》中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详细>>
为加强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质检检联【2013】347号)。该《通知》的发布,明确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可合法用于盛装食品。详细>>
2011年,台湾“致命添加剂”塑化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得全世界人心惶惶。自4月台湾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饮品等被查出含致癌物质“塑化剂”以来,这一风波愈演愈烈。“塑化剂”到底是什么?哪些物品中可能含有塑化剂?详细>>
2013年6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通过实验发现:①方便面碗内层不含荧光剂;②开水泡方便面碗一段时间,水中检测不到荧光剂;③用湿纱布模拟喝汤时嘴唇碰到外包装,也不会食入荧光剂。对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有以下问题需要说明:详细>>
端午节将至,粽子又一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热销商品,出现在各大超市及市场最为显眼的位置,各种形式的包装、散装、礼品粽子成为了人们端午节必备的商品。然而,有媒体曝出《消费者更加注重粽子包装安全》的稿子,引起了消费者对粽子安全的关注。详细>>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该《通知》被称为“限塑令”.详细>>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实施至今近五年,回首限塑初期,在强硬的政策压力下,不少生产塑料袋的企业纷纷停业或转产,其中包括当时全国最大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河南遂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限塑令”引发行业动荡,业内人士曾推想限塑政策将给塑料袋行业洗牌。详细>>
2013年6月7日,中国经济网发布题目为《实验证实:方便面碗包装安全荧光物不会迁移》的报道,对该报道中涉及到的有关方便面纸碗的技术问题,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作出以下回复:详细>>
2013年6月4日07:02,中国经济网记者段丹峰发表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身份”仍存疑 报告被指“老调重弹”》一文,就此篇文章,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对其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声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