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2016年,对于调味面制品行业的发展而言,必将会载入史册。调味面制品行业在进步,消费结构发生转变,行业标准正在酝酿中,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成为困扰标准出台的难点。据悉,根据标准立项的要求,预计在2017年10月,调味面制品的国标将完成制定工作,正式上报等待批复并发布。
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作为方便休闲食品的后起之秀,起源于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清朝贡品——平江酱干,它是集鲜、嫩、咸、辣、甜五香于一体的平江传统名吃。作为工业化食品,现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新的休闲食品门类。2016年,对于调味面制品行业的发展而言,必将会载入史册。因为在这一年,行业在标准制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首先是在年初启动了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而后在年底的标准申报中,调味面制品被正式立项,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工作,已成式启动。
2015年初的媒体报道及随后领导人的批示,一下子将“辣条”抛入风暴眼。其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滕佳才亲临河南等地调研,并于2015年5月27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出台《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的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根据调味面制品的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将其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作为单独单元,生产许可证内容为“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2016年1月22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2016年第23号)在SC食品生产许可分类明细目录中,再次将“辣条”明确归为“0703-调味面制品”中。
这是一个“由色转机”的重要过程,部门高度关注和科技界的帮助,使调味面制品行业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般的历练和提升。生产工艺技术全部手工作坊至2009年半成品工艺机械初具雏形,再到2015-2016年达跨越阶段,行业半成品工艺采用电脑程控,引进自动化及半自动化设备,基本形成了行业半自动化或者全自动化生产。行业原辅材料的存放和使用严格按照总局要求,严把质量安全控制关,产品抽检合格率在不断提升,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也在逐渐减少,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一半,着色剂也从原来的合成色素到现在的天然色素。
展示贵州制造,弘扬工匠精神;助推工业强省,服务国计民生。3月15日贵州卫视《动静新闻》栏目推出的《贵州制造》特别报道,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多角度呈现贵州在新型工业化上的探索与发展为目的,对贵州南山婆集团进行了深入报道,全面展现了南山婆集团以一碗酸汤为着力点,首创贵州酸汤标准化数智酿造、标准化数智制造的发展详细>>
关于如何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问题,柳州螺蛳粉值得好好研究。详细>>
持续引领行业发展趋势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屠宰行业发展方向对生猪屠宰现代化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机械化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 (记者 郭敏 陈赛)11月2日,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总编辑朱长学,在湖南长沙参加中国特殊食品大会期间,应邀来到中详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1日讯 近年来,随着单身人群的不断壮大,以自热米饭、自热火锅为代表的一人食自热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详细>>
2024年是中国商业历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 动荡与机遇并存,变革与重塑同在。在持续关注在大经济趋势的背景下,体验经济塑造场景创设力、双碳经济构建商业生态圈、首店经济激活品牌新生力、新兴业态的跨界交融……零售业态的绽放可谓百花齐放。 详细>>
在泉州,有这样一位经销商,白手起家创业20年,如今销售额已破亿,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烘焙食品经销商。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却云淡风轻:没遇到过什么困难。详细>>
11月16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本届丝博会以经贸拓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为主题详细>>
巴氏杀菌蛋液质量稳定,使用便捷,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应用比例占据鸡蛋总产量的30%~40%。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我国巴氏杀菌蛋液应用比例逐步上涨,但加工厂家数量较少,生产水平存在差距。详细>>
临近端午,企业对礼品定制和采购需求场景增加。为了更好满足各大中小型企业以及全国经销商礼品采购的需求,提供更便捷、更高性价比、更有品质的礼品定制服务,4月10日上午9:00,京东企业业务、诸老大、小象智合三家联合在腾讯网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网中华美食网等各大平台发起主题为 诸位都是老大——端午数字化创新定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