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内行的人一听“僵尸肉”会大吃一惊,然后会想,“僵尸肉”是不是那种电影中的僵尸呢?其实不是的,现实生活中所表达的“僵尸肉”是指冷冻时间超标的肉类食品,统称为“僵尸肉”.
“僵尸肉”指冰冻多年销往市场的冻肉,据已有报道,“僵尸肉”多为走私品,质量安全不能保证。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长达三四十年,比缉私人员年龄还大。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变成“卖相”的“美味佳肴”.
多年的冻肉品质上比鲜肉会差,但只要冷冻过程中没有发生解冻现象,从外观和口感上很难区别。但是走私肉运输条件恶劣,不断解冻等过程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甚至是开始腐烂又重新冷冻,其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不堪想象。
内人士指出,即便高压整治,但冻品走私环节多、非法利润高,一批走私团伙从承揽业务、到运输、清关、货物交付都形成了“一条龙服务”,而且在收取中间费用时,采用现金或网络支付,交易记录隐秘,难以查处。
2013年5月,广西南宁市警方在一处窝点缴获20多吨假冒伪劣凤爪成品及鸡爪、牛百叶、牛黄喉等走私原材料。而在这一窝点的冷藏库里,警方发现,一些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
多地查获过期的走私进口肉(又称僵尸肉)消息,让百姓担心舌尖上的安全。为防止僵尸肉流入餐桌,即日起,三明市食药监局将对食品冷库及冷冻冷藏食品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专项整治,严查违法犯罪行为。详细>>
从今年6月底开始,“僵尸肉”走上市民餐桌的新闻一直在不断刷屏,央视、《人民日报》也报道了此事。7月9日,剧情却出现了神奇的逆转详细>>
昨天,“僵尸肉”话题再次引发热议。针对此前媒体报道称存在数十年封存未用“僵尸肉”一说,有媒体人称并不存在这一情况。对此,长沙、南宁两地海关均表示,从未查获过所谓的“僵尸肉”,但确实存在过期冻肉。专家称食品业界无此概念。详细>>
在6月底到7月初,“僵尸肉”的报道沸沸扬扬,但通过对新闻线索的核实,发现这是一起无中生有的报道。这或许将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页。详细>>
日前曝光的“僵尸肉”让众人都感觉到食品安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净化市场,还百姓一个干净、卫生、复合标准的市场。近日来,海口市琼山区有关部门展开了“僵尸肉”专项整治活动。详细>>
2024年是中国商业历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 动荡与机遇并存,变革与重塑同在。在持续关注在大经济趋势的背景下,体验经济塑造场景创设力、双碳经济构建商业生态圈、首店经济激活品牌新生力、新兴业态的跨界交融……零售业态的绽放可谓百花齐放。 详细>>
在泉州,有这样一位经销商,白手起家创业20年,如今销售额已破亿,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烘焙食品经销商。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却云淡风轻:没遇到过什么困难。详细>>
11月16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本届丝博会以经贸拓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为主题详细>>
巴氏杀菌蛋液质量稳定,使用便捷,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应用比例占据鸡蛋总产量的30%~40%。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我国巴氏杀菌蛋液应用比例逐步上涨,但加工厂家数量较少,生产水平存在差距。详细>>
临近端午,企业对礼品定制和采购需求场景增加。为了更好满足各大中小型企业以及全国经销商礼品采购的需求,提供更便捷、更高性价比、更有品质的礼品定制服务,4月10日上午9:00,京东企业业务、诸老大、小象智合三家联合在腾讯网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网中华美食网等各大平台发起主题为 诸位都是老大——端午数字化创新定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