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扫一扫下载 手机扫一扫下载
    好妞妞官方APP
    找产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扫一扫关注 微信扫一扫关注
    好妞妞官方微信
    更多商机 更多资讯
产品
帮您找产品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广西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香港澳门台湾

网络谣言肆起 中国食品辟谣论坛引导消费者辨别真假

好妞妞食品网 By 大师 阅读(814) 2016/6/29

网络谣言肆起,食品类谣言更是屡见不鲜,不过,中国食品辟谣论坛近日在京举行,引导消费者辨别真假。此举也是为积极响应号召,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于6月27日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举办。来自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科普专家、法律界等近200人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谣言传播路径和处理机制,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误区。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氛围需各界共同努力

2016中国辟谣论坛由网信办、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导,新华网主办。这一活动是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致辞中表示,食品药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 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食品安全的舆论宣传关系着监管工作的全局。在新媒体语境下,经常出现的网络谣言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带来极大困扰。净化网络环境、驳斥食品谣言、传递科学信息、培育理性社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内的政府监管部门任重道远。

滕佳材同时表示,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除了政府部门,还必须让产业、学界、媒体,以及最重要的消费者都参与进来。辟谣信息的发布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行政的发布变成让老百姓愿意听才是关键。

网信办社会工作局副局长范小伟表示,抓好网络食品谣言发现、研判、辟谣和治理 4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有力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至关重要。这需要依靠广大网民,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密切配合,努力形成谣言及时发现,行业主管部 门和专业机构研判辟谣及时、处置谣言信息有力的良性局面,让辟谣信息“跑赢”谣言信息,真正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针对网络食品谣言的治理工作,范小伟表示,接下来的工作将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两方面开展,筑牢网络诚信根基。

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王洪兵表示,质检总局高度重视对食品安全谣言的辟谣工作,坚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向社会公布进口食品安全 信息。自2008年以来,质检总局已通过官网累计公布不合格进口食品信息2.1万余条,并于去年10月发布了《2010-2014年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状况白皮书》,让公众及时准确了解我国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增强了消费者信心。

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表示,近年来,大量食品类谣言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广泛传 播,损害了企业声誉,也给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作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重要官方活动,此次论坛旨在凝聚行业的力量,探讨谣言传播路径和处理机制,分析 食品谣言法律边界和责任,研究企业、行业辟谣对策。

食品谣言约占谣言总量两成

近年来,大量食品类谣言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影响着中国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

新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副总监尹雪赓公布了上半年微博处理食品谣言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微博共处理各类不实信息1290条,其中食品相关的谣言 245条,约占总量的两成。典型的食品谣言包括“猪肉钩虫”“西瓜打针”“蒜苔蘸甲醛”“吃樱桃感染H7N9”“吃大盘鸡感染H7N9”。这些谣言传播速 度快,持续时间长,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樱桃、西瓜的谣言每年上市期都会出现。

老谣言“变种”此起彼伏,新谣言“科学含量”增强,为何食品谣言“生生不息”?中 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分析食品谣言频发的原因有三:一是食品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高;二是食品加工业越来越倚重科技,普通民众对于食品的认知与食品加工企业间 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三是互联网的应用,使食品谣言的传播“没有死角”。而民众对于食品问题的焦虑心理,使得民众在接收到食品方面谣言的时候往往 “宁可信其有”,先不寻求核实转发扩散了,也导致食品谣言的传播速度特别快。

食品谣言的危害和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法律对惩治网络谣言有 哪些具体规定?如何更科学地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权益?对此,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宋晓江表示,食品谣言是没有证据支撑、没有事实基础的一种虚假 言论。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将分别根据不同情形,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针对如何治理食品谣言,宋晓江建议研究并实施出台关于打击食品谣言犯罪的司法解释,从刑事层面对食品谣言犯罪保持一个高压的态势。

日益猖獗的食品谣言在造成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误解、引起恐慌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相关企业和产品的声誉。康师傅中国区董事长贾先德表示,食品安全谣言大 部分源于商业利益的不正当竞争,食品企业与“网络谣言”的斗争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持久战。贾先德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看到企业维权过程中遭遇的“立案 难”、“举证难”、“调查流程过长”、“谣言制造者主体难以认定”等实操作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快速维权的可操作性。

在主题为“建立谣言处理机制,形成社会共治格局”的互动环节中,嘉宾们“为什么食品谣言如此多”“谣言给企业带来不能承受之痛”“是辟谣重要,还是科普是当务之急”“官方的谣言处理机制如何构建”等四大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认定三大谣言

会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了流传较广的新一期食品谣言,并邀请专家辟谣,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的误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普知识的传播。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理与公共卫生学教研室教授佘锐萍,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 究员李耘先后近期流传较广的三大谣言做了澄清。“猪肉钩虫煮不烂、炸不熟、杀不死”“纯净水呈弱酸性,饮用后会形成酸性体质,降低免疫力”“鱼腥草会导 致肾病、肾癌”登上此次中国食品辟谣联盟的谣言榜。

去年8月,在网信办、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农业部 等部委的指导下,新华网联合多家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联盟以“全面提升中国食品整体形象,打造中国品牌和国际知名品 牌,向全球化发展推进”为目标,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打造成食品辟谣的平台,成为中国食品品牌发展的推动者和捍卫者。

截至目前,联盟已发布了多次食品行业谣言榜,所选谣言均经过相关协会和联盟专家团审核,向公众澄清了谣言,传递了食品安全科学真相,受到了业内外人士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下一步,食品辟谣联盟官网拟陆续推出谣言举报、网友互动等特色栏目,还将举办辟谣宣传与科普公益线下活动。同时,联盟将继续收集整理方便食品、饮料、农产品、保健食品等相关细分行业的谣言及不良信息,并定期进行发布。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 神牛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汉方臻品神牛丹的三大功效与禁忌事项

    神牛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汉方臻品神牛丹的三大功效与禁忌事项

    神牛丹是目前很受男性欢迎的一款膳食补充剂营养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食用了这款产品后,可以帮助男性补肾益肝调理气血,补气养血,滋阴润肺,坚持使用,它还可以帮助保详细>>

    2023/2/4
  • 安徽省有关部门提醒:如何挑选美味的螃蟹

    安徽省有关部门提醒:如何挑选美味的螃蟹

    相信每个人对螃蟹都非常的熟悉,每年到中秋节国庆节前后都是吃螃蟹的时候,而且也是吃螃蟹的高峰期,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向广大消费者发出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如何挑选蟹。详细>>

    2019/10/8
  • “黑”鸭子歇了!南京江宁两个作坊被取缔!

    “黑”鸭子歇了!南京江宁两个作坊被取缔!

    在荔枝新闻8月26报道了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隐藏两个鸭子加工黑作坊(这里生产环境脏乱差,每天有数百只烤鸭和盐水鸭流入正规的农贸市场)之后,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8月27日联合湖熟街道食安办、城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确认这两家作坊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是彻头彻尾的黑作坊。详细>>

    2019/8/30
  • 老人经常吃蘑菇不易患认知障碍

    老人经常吃蘑菇不易患认知障碍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老人每周食用2份以上蘑菇,患认知障碍的几率降低约50%。详细>>

    2019/8/22
  • 专家呼吁: 要从小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专家呼吁: 要从小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一直都在不断的改变,而且健康饮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青春期孩子的体重与身高迅速增长,是人一生中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胡小琪指出,青春期所需的营养不仅是维持孩子生命活动、生活与劳动的需要,还要满足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详细>>

    2019/7/13

好妞妞服务热线

好妞妞招商服务 好妞妞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