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年糕都是用大米或玉米做的。今年夏季,我市出现了一种用蓝莓做的紫色年糕,很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是嵊州美汐蓝莓专业合作社用蓝莓汁开发的水果衍生产品。这种特别的紫色年糕一经面世,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蓝莓年糕的问世,离不开合作社社长袁莲君坚持不懈的尝试。
依靠科技种蓝莓
今年41岁的袁莲君是甘霖镇大王庙村人。在深圳工作时,袁莲君第一次看到蓝莓。“第一次吃就喜欢上蓝莓的味道。”她告诉记者,但价格太贵,都舍不得买。2007年,为了方便照顾家人,袁莲君在母亲支持下毅然回老家种植蓝莓,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经过一年的实践,袁莲君种下的第一批蓝莓长势不太乐观。“家乡的海拔和气候是适宜蓝莓生长的,自己种不好,说明蓝莓种植技术不到家。” 经多方询问和查找资料后,她发现蓝莓喜酸性土壤,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第二年,土壤酸度到了合适的范围,蓝莓长势随即好转,但一场大水冲走了她全部投入。聊起刚开始种植的场景,袁莲君说她想过放弃,“当时我母亲就鼓励我,‘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依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经过几年发展,袁莲君成了蓝莓种植大户。2013年,袁莲君成立嵊州美汐蓝莓专业合作社,蓝莓种植面积也从起初的2亩扩大到230亩。基地的蓝莓品种也相当齐全,早熟的5月中旬就可开摘,迟熟的要到7月底。在销售方式上,除采摘游外,还结合预订直送、鲜货与加工产品相结合等方式。蓝莓种植需要精耕细作,她不仅自己事必躬亲,还手把手地给村民示范和传授栽培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把式”。
去年,蓝莓基地被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基地,合作社还成立了农残检测室,以保证蓝莓品质。今年年初,袁莲君还在村口新建了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蓝莓盆景园。这种盆景很受市民青睐,不到半年,蓝莓盆景销量就达到5000余盆,生意红火。
为农民创业提供新模式
“经营多年蓝莓生产,销路一直比较顺畅。”袁莲君告诉记者。和任何水果一样,合作社的蓝莓不可能每天卖完。他们合作社有个规矩,当天卖不掉的蓝莓,第二天不再卖给客户。而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采摘季节每天蓝莓余量也在增多,合作社就先后开发了蓝莓酒、蓝莓果酱、蓝莓果汁等深加工产品。
今年年初,袁莲君在上海农博会上看到一种紫色蓝莓年糕,市场价格相当高,眼睛为之一亮。合作社每年有大量的剩余蓝莓,周边有许多种粮大户,而嵊州人又喜欢吃年糕,将冷冻的蓝莓做年糕想必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今年7月,蓝莓采摘期结束后,是一个空档期。袁莲君和合作社的成员马上着手开始做蓝莓年糕。蓝莓年糕的做法和普通的年糕几乎无异,混合搅拌、蒸米花糕、成型、冷却,就是多了一个将蓝莓打汁的过程。袁莲君告诉记者,起初以为加工很简单,合作社自己有打浆设备,把蓝莓打成浆后,通过年糕加工设备便可完成。谁知,在蓝莓和大米的配比屡次犯了难。要么是蓝莓太多,要么就是水份过多,年糕无法成形,硬度不够。通过反复调试,蓝莓年糕的制作终于获得成功。
纯天然零添加的蓝莓年糕一上市,就获得了好评。蓝莓年糕口味酸甜,老少皆宜。许多年轻人把蓝莓年糕既当水果又当饭食吃。蓝莓年糕一上市每公斤就卖到了40元,是普通大米年糕的近10倍,还供不应求。不到两个月,冷藏库的蓝莓已经所剩无几,到9月底,合作社加工的1000公斤蓝莓年糕全部卖完。
蓝莓年糕的试制成功,给美汐蓝莓专业合作社成员以莫大的信心。她说,有了好的水果衍生产品,水果的附加值就会提高,这又给他们拓展了新的发展思路。“要实现蓝莓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需要引进优势技术,变‘制造’为‘创造’,打造本地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