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猪肉、牛肉、漂白鸡翅、膨化猪肚……犯罪分子为了利益铤而走险非法制售各类食品,受伤害的却是广大普通市民。为打击食品犯罪行为,鼓励市民举报身边的食品犯罪线索,昨日,云南公安厅在昆明市西山区碧鸡文化广场展示2015年食药打假利剑专项行动成果。详细>>
记者调查发现,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由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变相衍生出了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详细>>
“每周二,公布抽检的合格产品信息和明确不合格食品,提醒消费和给予食品企业警示。”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司长王红6月10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后我国食品抽检及信息发布工作将升级,实现抽检全覆盖。详细>>
记者调查发现,利用微信公众号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背后则清晰呈现出一条各家微信运营公司借谣生利的商业模式,也不乏食品企业互相炮制谣言恶意竞争。详细>>
“宝宝面”“儿童饼干”“儿童酱油”……名目众多且印满了卡通形象的儿童食品占据了各大超市的显眼位置。不过,中消协近日针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发布了消费警示。中消协表示,在我国,除三周岁以下婴幼儿必需食品外,尚无有关“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即使明确标注“儿童”字样或印有儿童头像(卡通)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标准进行管理。详细>>
前几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该州教育局联合举办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科普大讲堂活动,面对面为广大师生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应用典型事例详细讲解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重要性以及食品安全常识等内容,并就如何辨别“山寨”和“垃圾”食品,买到不合格食品如何投诉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详细>>
随着公众对日常食品消费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对食品产业的普遍不信任催生了食品谣言的产生与传播。一些符合公众日常生活经验的谣言,因公众“宁可信其有”而在网络世界拥有了经久不衰、翻新不止的生命力。详细>>
食品企业与网络谣言的斗争,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持久战,在这过程中需要食品企业不仅要有耐心,更要结合中国互联网的特点与受众习惯去智慧地沟通与处理。企业最佳的危机处理方法就是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合作,在快速得到部门权威性澄清信息后,及时发布,快速将网络谣言消除在萌芽状态。详细>>
提到“神盾”你会想到什么?是正在热播的美剧“神盾局特工”里的特工还是手持盾牌的美国队长?无论想起谁,他们都在为世界和平与安定而努力。在上海有一家公司,他们的旗下品牌之一叫神盾快运,他们公司的员工也自称为特工,他们正在为整合社会运力资源而努力;详细>>
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先。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提到食品安全,人们是异常关心、关注的,因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人们饮食文化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详细>>
在微信朋友圈,以“××食品有害,千万别吃”为主题的文章阅读率高居不下,很多食物被冠以“有毒”、“致癌”甚至“致死”。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年初发布的微信谣言分析报告显示,在被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的微信中,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防骗、健康养生这些主题的谣言数量最多。详细>>
“六一”儿童节前后,许多商场的食品专区搞起了促销活动,儿童果汁、儿童饼干、儿童酱油……一些专为儿童推出的食品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在我国,除3周岁以下婴幼儿必需食品外,尚无有关“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即使明确标注“儿童”字样或印有儿童头像(卡通)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标准进行管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