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我们吃的食品,连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是需要严厉的整治。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比较注重养生保健,因此对于这些人保健食品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他们对于保健品还是非常在意的。但是近年,一些保健食品在名称制定及广告宣传方面故意夸大效果,或使用含有暗示性词语等现象十分普遍,不少消费者被误导上当受骗。其实,我国法律早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宣传疗效和出现与药品疗效相混淆的用语,但在现实中,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仍随处可见,鲜有企业因此被责令整顿,或被吊销“广告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即便偶有厂家被罚,罚款对他们来说也只是“毛毛雨”,没有起到震慑作用。
食药监总局近日发布《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该办法自7月1日起实施,规定保健食品名称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者化,明示或暗示预防、治疗功能等词语,对保健功能实行目录管理。
整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必须下猛药。笔者认为,在发布相关法律规定的同时,重要的是要让现有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有关部门除了要严格广告审批和加强广告监测外,关键要切断利益链条。只有切中要害,依法严惩,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不良现象。
目前,对于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发布主体、发布载体、广告运营商等,食药监部门虽然没有直接的执法权,但完全可以通过产品监管,达到对虚假宣传保健食品的逆向监管。因此,食药监部门要主动出击,加强源头治理,建立保健食品销售跟踪机制,对销售违法广告保健食品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对广告保健食品品种实行抽验,并跟踪监督,增加检查频次,一旦发现问题从重处理,并将违规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列入诚信评定。
保健食品市场是事关公众健康的重要领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联合起来,构建监管体系,完善保健食品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在具体执行上更加主动,形成打击虚假宣传保健食品广告的强大合力。要积极配合、及时沟通,建立虚假宣传保健食品的协调、移送、查办和查处结果通报机制,并会同相关宣传部门,落实媒体广告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保健食品广告发布环节的监管。对涉嫌虚假宣传、违犯法律法规的保健食品营销机构,坚决依法立案查处,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只有从细、从密、从严加强监管,才能真正祛除保健食品市场的病根,正其本清其源。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玥)?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2021年春节期间保健食详细>>
2019年6月17日于上海举行的营养与健康中国产业峰会上,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CCCMHPIE) 健康事业部主任就上述观点详细阐述了新兴市场的机遇。详细>>
保健食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会见到的,关于保健食品大家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发布详细>>
近期,广东联合了13个部门发起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1月16日,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广东省直销企业约谈告诫会。详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9日发布关于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为详细>>
神牛丹是目前很受男性欢迎的一款膳食补充剂营养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食用了这款产品后,可以帮助男性补肾益肝调理气血,补气养血,滋阴润肺,坚持使用,它还可以帮助保详细>>
相信每个人对螃蟹都非常的熟悉,每年到中秋节国庆节前后都是吃螃蟹的时候,而且也是吃螃蟹的高峰期,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向广大消费者发出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如何挑选蟹。详细>>
在荔枝新闻8月26报道了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隐藏两个鸭子加工黑作坊(这里生产环境脏乱差,每天有数百只烤鸭和盐水鸭流入正规的农贸市场)之后,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8月27日联合湖熟街道食安办、城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确认这两家作坊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是彻头彻尾的黑作坊。详细>>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老人每周食用2份以上蘑菇,患认知障碍的几率降低约50%。详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一直都在不断的改变,而且健康饮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青春期孩子的体重与身高迅速增长,是人一生中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胡小琪指出,青春期所需的营养不仅是维持孩子生命活动、生活与劳动的需要,还要满足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