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这两天被一条微信刷了屏:英文医学杂志《Lancet(柳叶刀)》最近发布的研究结果证明,多吃主食可能让一个人死得更早,多吃好的脂肪和油可以让人活得更长。这一消息让爱吃肉的小伙伴觉得迎来了“人生新境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营养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不同意了,他们“怼”了回去。
热议
爱吃肉迎来了春天
这篇文章的题目非常吸引人,微信里阅读量也迅速突破了10万。作者称,这篇文章“啪啪”地“打了医生和营养师”的脸,同时直指膳食指南“可能不健康”。
由此,爱吃肉的人觉得找到了依据:吃肉真是大快人心!也有人后悔地说:“想到之前劝家里人少吃感觉在打脸。”还有人喊着:“这下没人可以批评我吃肉啦!”
在吃肉的小伙伴狂欢的同时,营养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不同意了,他们“怼”了回去。
辩论
营养学更讲究均衡
食品营养专家钟凯指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相当复杂,单独将一个营养素和健康指标做关联,得到的相关性只能是参考,而不能简单地当成因果结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制定膳食指南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各类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二是各人群吃的各种食物的量,三是世界各国对于不同营养素的健康研究证据。其中,前两项是简单的统计分析,而一个实际上是一个大型文献研究,不同研究结果要拿来逐一分析、交叉验证等。
公共卫生专家则指出,这篇研究的碳水化合物部分的发现,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引起全因死亡率增加,但是这个“高”是要高到60%以上;而在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上升到60%之前,这个死亡风险都并没有明显的升高趋势。目前我国居民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早已经一路下降,早在2011年,已经降到54.3%。也是说,现在能在朋友圈里刷屏的人,早都不在这篇研究警告的人群之列。营养学从来不要求“多吃什么”或者“少吃什么”,而是讲求平衡和范围。脂肪也好,碳水化合物也好,蛋白质也好,都应该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提醒
遵从膳食指南原则
注意到,2016版中国膳食指南按照不同人群进行了细分,既有总的膳食指南原则,也有针对老年人、儿童的膳食指南等。不同的人群其实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也不相同。仅以喝水为例,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为1500至1700毫升,而学龄儿童的饮水量推荐数值为每天800至1400毫升。
食品营养专家钟凯说,膳食指南也不是严格的饮食配方,作为消费者应该首先遵从大的原则,其次再谈细节问题。
同样两个人吃同样的东西,营养状况很可能有很大差异,这是营养学无法突破的障碍,是个体差异。但是,膳食指南里面提出的食物总量控制、品种多样化,以及加强运动,这些原则是不会有问题的。
中国肉类协会向相关国家肉类行业组织及肉类出口企业发出做好冷链肉类食品新冠病毒源头防控工作的倡议,倡议各国肉类出口企业加强源头管控,在生产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钟艳平)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详细>>
12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新冠详细>>
1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凡是不能提供消毒证明的进详细>>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负责人陈详细>>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一些年长女性经常面临失眠的困扰。近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刊载该项研究结论指出,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是导致年长女性失眠的一大原因,常吃这类食物的年长女性更容易失眠。详细>>
猪肉脯的香味很诱人,很多人在吃猪肉脯之前都会被它的味道所吸引,闻着那鲜香的肉味,感觉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因为口感好味道棒的特点,猪肉脯便成为了在消费者中比较走俏的休闲食品,详细>>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肉制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餐桌上经常会食用到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关于肉制品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我详细>>
现在不少人都会觉得那些特别高档的海参产品不能够作为家庭当中的家常便饭,大家会觉得这些东西确实还是需要做出一定的了解的,首先大家应该知道这些产品的安全性详细>>
想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却怕发胖?美国研究人员建议,不妨凑上前闻上至少2分钟,可能就不那么想吃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