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与虾明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食物,但最近某篇文章故意硬将两者强行凑成了“cp”,让人吓出一身冷汗,引发了诸多网友的转发。
“一日三颗枣,终身不显老”,红枣的营养价值众所周知,而富含蛋白质、肉质鲜美的的虾子也颇受老百姓喜爱,这两者怎么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呢?中国食品饮料网记者查看了原文,原文中说虾子和红枣不能一起搭配吃,因为一位爱吃红枣的老奶奶有突然口吐白沫,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将虾皮和红枣同吃产生了类似砒霜的毒素。砒霜是剧毒之物,在武侠文章里可谓“见血封喉”,没想到虾子和红枣一起吃居然能产生类似砒霜的毒素,想想都够耸人听闻,让人吓出一身冷汗。此外文章中还讲述了红枣和动物内脏、牛奶以及食物相克的“真实案例”。
红枣和虾都是比较常见的食物,很有可能大家平常不小心会一起食用,那么红枣和虾一起食用真的会产生类似砒霜的毒素吗?据营养专家介绍,在营养学的理论中,其实并没有食物相克的说法,所以民间一直流传的各类相克食物表都是不够科学、不够严谨的,至今也没有出现过因为食物相克导致的食物中毒案例。如果要红枣与海鲜中的砷产生砒霜中毒,那么一次至少要吃300斤左右的虾,估计的大胃王都无法办到。
其实海产品中的有机砷绝大部分是稳定的,即使摄入微量的无机砷人体也能很快代谢出去,并不会和红枣中的维生素c发生反应生成砒霜,即使有可能发生反应也是剂量多少的问题,很难有人会一次吃300斤左右的虾,所以要让红枣和虾产生砒霜类的毒素几乎是不可能的。虾头是砷、铅、汞等有害物质聚集的主要部位,如果大家想要避免砷的摄入,应该要少吃虾头,而不是红枣。
五一节前夕,第四届湖北·监利小龙虾节上,发布了《监利市小龙虾和稻米产业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80亿元。详细>>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各行业尤其是餐饮业受到严重了影响。店铺倒闭,工人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5月份开始,全国范围内从成都、郑州、南京到青岛等城市,陆续放开地摊经济,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各地也陆续尝试放开夜市地摊经济,6月份,全国各地更是迎来了全民摆摊的热潮。工作不好找,地摊搞一搞,为响应详细>>
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海苔、海鱼等产品休闲化打造的波力食品也不例外,一直在产品创新的路上给予品类和市场新的惊喜。 详细>>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今年是丰收年,届时好想你枣业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盛宴,10万亩的好想你红枣产业带,年丰收5万余吨的产量,仿佛颗颗红枣都在向祖国谱写着喜悦的赞歌。详细>>
现如今,联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并且在市场上,联名款的产品很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 详细>>
2024年是中国商业历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 动荡与机遇并存,变革与重塑同在。在持续关注在大经济趋势的背景下,体验经济塑造场景创设力、双碳经济构建商业生态圈、首店经济激活品牌新生力、新兴业态的跨界交融……零售业态的绽放可谓百花齐放。 详细>>
在泉州,有这样一位经销商,白手起家创业20年,如今销售额已破亿,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烘焙食品经销商。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却云淡风轻:没遇到过什么困难。详细>>
11月16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本届丝博会以经贸拓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为主题详细>>
巴氏杀菌蛋液质量稳定,使用便捷,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应用比例占据鸡蛋总产量的30%~40%。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我国巴氏杀菌蛋液应用比例逐步上涨,但加工厂家数量较少,生产水平存在差距。详细>>
临近端午,企业对礼品定制和采购需求场景增加。为了更好满足各大中小型企业以及全国经销商礼品采购的需求,提供更便捷、更高性价比、更有品质的礼品定制服务,4月10日上午9:00,京东企业业务、诸老大、小象智合三家联合在腾讯网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网中华美食网等各大平台发起主题为 诸位都是老大——端午数字化创新定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