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这个深藏于陕北黄土高原山坳里的村庄,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作为插队知青劳动、生活过7年的地方,也是习总书记“初心”的缘起之地。习总书记曾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6月22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党支部35名党员,冒着高温酷暑来到梁家河村,追寻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迹,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探寻小村庄里的“大学问”。
“1969年1月,梁家河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迎来了15名北京知青,其中一位便是习近平,他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伴随着延安干部培训学院贺建娜部长声情并茂的激情教学《一个村庄的记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时学习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渐渐地在党员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地印记。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一进村委会大院,写有习总书记这句话的横幅便映入眼帘。党员干部们走进村史馆、知青旧院,从老照片、旧物件中,感悟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艰苦岁月和为民情怀。
淤泥坝、知青井、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磨面坊、代销店……在这个习总书记当年奋斗中留下足迹的地方,大家不时驻足停留。局党组书记、局长骆兴放说:“梁家河里有‘大学问’, ‘大学问’里蕴含着大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将习总书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传承下去,要将总书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传承下去,真正做到造福人民、奉献社会。”
艳阳天里,蓝天白云,清风阵阵,党课声中,思绪回荡,精神振奋……在梁家河村后土坡上,一颗颗老杨树、老杏树挺拔而立、枝繁叶茂,树荫下,市食药局党员干部围坐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教授刘月富身旁《知青时期的延安精神》现场教学开始了……“从克服‘四关’适应当时陕北艰苦的生活到繁重劳动后坚持读书学习直到深夜;从带领村民打水井、修淤地坝,开办缝纫社、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村民生活到与村民同吃同喝同劳动建立深厚情谊。习总书记在艰苦岁月里仍坚持学习、一心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为中共延安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师资库教授、研究党史和知青岁月多年的刘教授一边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对梁家河精神进行深入的阐释,一边以独到的见解回答着党员们的提问。交流中,大家对习总书记梁家河岁月中表现出的为民情怀和不畏艰险、勇于创新担当的精神所感动,为习总书记刻苦学习,磨砺人生的经历所振奋。
“习总书记用7年时间,让梁家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用自己的行动,让这片红色热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一座精神新高地。”纪检组长鲁新瑞感慨地说道,他表示,要将这种精神在咸阳食药监系统广泛宣传,扎扎实实地传承下去。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烈日下,食药监局党员干部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庄严肃穆的重温入党誓词,慷慨激昂的宣誓声音响彻村史馆,回荡在梁家河的沟沟峁峁,在重温当初入党情境中,大家的理想信念更一步的到坚定,共产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
机关党支部副书记胡文琰说:“能亲自站在梁家河的土地上,亲眼看到知青住过的窑洞,劳动过的田地,开挖的水井,建设的沼气池,我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等书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习总书记从一名普通知青到农村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的成长历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事业需要奋斗,精神需要传承。近年来,局机关党组先后为全体党员干部发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习近平讲故事》等书籍2000余本,掀起了读书学习热潮,更是将梁家河的精神进行了深入践行传承。副局长槐子玺说:“无论是在梁家河生活,还是离开梁家河以后的各个工作岗位,习总书记每一步都扎根于基层,去建功立业,没有好高骛远,只是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干好。这种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的精神和作风,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去学习。”
离开梁家河后,大家又实地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弥足珍贵的资料图片、充满故事的革命文物,以及竹华教授关于《毛泽东与毛岸英感天动地父子情》的现场教学,诉说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烈事迹、简朴生活,以及他们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情谊。通过听取讲解,观看文字图片资料、历史文物,大家深刻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投身革命,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光辉事迹,重温了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群众观点、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
短暂充实的梁家河、延安革命纪念馆之行,全体党员干部对党员初心和为民情怀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决心通过此次在延安踏寻红色印记,重温习总书记当年在陕北摸爬滚打的青春岁月,从小村庄的“大学问”里汲取智慧、凝聚力量,立足食药监管本职岗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为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