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朝霞映红了海面,看我们的战舰又要起锚。”进入十月下旬以来,獐子岛海洋牧场虾夷扇贝渔场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底播生产。每天迎着第一缕阳光,千吨级的苗种运输“战舰”奔赴规划海区,根据实时水动力、水深等因素分析调整底播技术数据,开始沿指定轨迹播撒苗种。
獐子岛集团面对曾经的自然灾害,提出“资源有限性是红线”的概念,将重新认识生态、认识产业、把风险防控放在了第一位。今年,獐子岛集团在充分进行风险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对海洋牧场近十年的历史数据分析,结合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的建议和意见,决定将虾夷扇贝底播区面积由 234万亩压缩至约 60 万亩,实施2-3年滚动增殖,同时规划约 134万亩作生态隔离区,在保障底播区饵料充足性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
“精准”生产是重中之重。今年,獐子岛集团在充分分析海域容量、生态环境、种质、苗源以及品种结构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技术要求,更加明确了苗种标准、作业标准、工作标准,并实施了增大生态隔离区等措施。
在底播现场,昔日的人潮涌动场景不见了,看到的是按照机械化作业配置的人员以及参与的管理者、质检人员;在山东、在大连周边的旅顺、在长海区域的大小长山、海洋岛等地的种源地,参与奋战的员工们冒着严寒,有的凌晨进入生产一线进行苗种收购、有的彻夜监护苗种运输,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体现了獐子岛集团的“铁军”精神。据獐子岛集团增殖分公司副经理赵颖介绍,今年,底播生产对过程管控、人员管控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像苗种从暂养基地到运输船活水舱的时限、苗种的装载密度以及播撒环节精心呵护不放弃每一粒苗种安全入海等都做到强化管控,不让先期孕育的优质苗种在底播环节出现损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目前,獐子岛底播生产正在进行中。
二十多年的周而复始,通过自然繁殖、底播增殖、人工养护等方式,维系了海洋生态与商业开发的平衡,构建了獐子岛1600平方公里的现代海洋牧场及世界海洋管理委员会MSC认证的虾夷扇贝渔场。